时间:2022-08-30 22:03:49 | 浏览:495
游客乘船游览漓江阳朔段的美景。
今年“壮族三月三”、清明假期期间,河南卫视“2022清明奇妙游”之《陇上踏歌行》的片段在桂林人朋友圈刷屏,视频中以阳朔山水为背景,展示了桂林漓江、阳朔富里桥、阳朔画山云舍、九马画山等秀美景象。
近年来,科学保护漓江生态的工作在阳朔县全面铺开,守护绿水青山,谱写科学保护漓江的新篇章。
绿水青山间 白鹭越来越多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从杨堤码头登船,顺江而下,考察漓江阳朔段。甲板上,总书记不时询问漓江两岸生态保护、旅游开发等情况。
有着“新时代中国最美绿色生态小镇”称号的阳朔杨堤乡,高度重视漓江生态环境科学保护工作,将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列为中心工作来推动。
“总书记到我们杨堤视察,我们全乡人民都倍感荣光,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下大力气来守护我们这片山水。”杨堤乡党委书记杨润华告诉记者,他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宣传,让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创建了“绿水青山党旗红”党建品牌,沿江各村积极响应,大力支持漓江排筏规范化、限量化管理整治行动,规范旅游秩序。
杨堤乡通过以“生态、美观、实用”为原则,建设完善了一系列生态设施建设,新建可以满足3000多人需要的自来水厂及管网建设,大大提高了饮水安全;完成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配套垃圾中转站1座、环境连片整治污水处理系统4座、垃圾焚烧炉一批;实施集镇“绿化、美化、亮化”和门店招牌、标识、标线、路牌等规范建设,安装路灯100余盏,种植花卉苗木2200平方米;完善景区内基础设施,完成杨堤旅游码头改造工程,建设亲水平台、游船码头,重新铺设滨江大道并延长,对码头区域进行绿化、美化,进一步优化了绿色小镇功能,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杨堤乡加大沿江两岸违法破坏行为的巡查力度,阳朔县漓江景区管理有限公司也积极配合政府开展漓江保护工作,通过采取天上航拍、地面巡察和群众举报等方式,加大执法力度,全方位对开荒种果、露天焚烧、非法捕鱼、违规排污等行为进行管控,“零容忍、快处置”,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件大大降低,营造了保护生态的浓郁氛围。
沿岸村民廖家旺告诉记者,如今,他在家务农的同时还是一名筏工,“我土生土长在漓江边,对这几年漓江生态的变化有很深的感受。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好,我们载着游客在江上游览时,看到的白鹭越来越多。”
漓江是大家的“宝” 村民环保意识日益提高
阳朔县漓江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之后,通过对江上排筏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沿岸的村民经过培训考核便能成为一名筏工。同样是靠母亲河漓江谋生,村民告别了打渔谋生模式,有了稳定的工作。
该公司副总经理李程说,为了回馈村民,公司实施一套生态补偿机制,每年从营业额中拿出固定的比例给沿江6个乡镇的村民进行生态补偿,鼓励他们保护好沿江风貌。
“如今全乡群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都提高了很多,纷纷自觉保护沿江风貌,维护身边这片山水。”杨润华说。
老党员杨有发年近七旬,他17年前就成为了村里第一批漓江保洁员。每天早上无论刮风下雨,他都要划着竹筏出去进行漓江保洁,对6公里长的江面和河堤进行清洁。“在漓江边生活了大半辈子,我对漓江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上世纪90年代,我就会不定时义务捡拾漓江里的垃圾。”杨有发告诉记者,随着漓江沿岸各级政府的大力宣传,游客和当地老百姓的环保意识都在不断提高,漓江变得越来越干净了。“虽然我现在年纪越来越大了,但只要我身体允许,我还是会到江边来,为美丽的漓江做点事。”
不仅仅是杨有发,如今,科学保护漓江的理念已成为当地村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前几天,记者跟随“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2022新闻媒体看漓江”采访活动采访团乘船来到杨堤码头,在行船时看着两侧的青山和清澈的漓江水,还有成群的白鹭飞舞,让人心旷神怡。如画一般的美景就是杨堤乡党委、政府,以及当地群众共同努力的成绩单。
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乘船结束漓江的游览,记者一行乘车来到遇龙河边的白沙镇遇龙村委桥背村。
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俗称“小漓江”。阳朔县倾力打造“遇龙河生态旅游示范区”,并将该景区作为阳朔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桥背村沿遇龙河而建,历史悠久,过去一年,桥背村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整合资源、集中发力,着力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升乡村文化内涵,切实在最美山水间打造出最美乡村。遇龙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封志伟告诉记者,他们将遇龙河自然资源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基础,大力整治公共空间,持续发力“四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建设,平整硬化道路,明亮的路灯矗立在道路两旁,“微花园”“微菜园”点缀在房前屋后,许多房屋外墙绘上了不同主题的农家画,形成有农家特色的文化墙。“如今的桥背村可以说是焕然一新,生活环境美观舒适,也提升了我们遇龙村委对外的知名度。”
封志伟表示,村庄美了,接下来他们还要围绕生态保护来做文章,抓好生活污水处理、露天焚烧等方面的工作,让环境变得越来越好,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记者了解到,阳朔县委县政府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高标准保护漓江和遇龙河流域生态环境,在做好规划引领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水系综合整治,保持“四乱一脏”问题动态清零,不断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一批漓江两岸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实施漓江生态岸线修复和截污工程、漓江县城段景观提升、遇龙河流域污水整治工程;持续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同时,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
如今,科学保护漓江生态的工作在阳朔县全面铺开。去年年底,阳朔县生态环保科技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点火投产,实现桂林南部县(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目前,阳朔全县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覆盖率达100%,“厕所革命”深入推进,自然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6.33%,县内流域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漓江干流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表水断面、污水处理厂出口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此外,阳朔县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加强节能低碳技术推广运用,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加快漓江“绿色游船”和“绿色排筏”升级改造,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记者谭熙 文/摄
本报记者陈娟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漓江阳朔段考察时,引用古人诗句感叹桂林山水甲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全中国、全世界就这么个宝贝,千万不要破坏。”“这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保护好,这
3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大美微视频”微信公众号推送了《大美中国·探春·桂林高新七星区》的微视频,并在央视网同步发布。这是桂林高新七星区连续第二年登上央视新媒体“探春”系。3月伊始,万物复苏,桂林也迎来了一年中特别美丽的烟雨漓江春景。
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这里是百期经典文化传播系列《诗行天下》,由湖北之声与“诗词世界”联合出品。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
桂林阳朔,一个藏着无数人的山水梦的秘境之地,一座被大自然眷顾的小城,拥有着漓江和遇龙河,河流蜿蜒流淌于田野之间、村庄之中,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马上就要迎来十一长假,如何才能览尽这“甲天下”的山水呢?今天文旅君给大家送来一份阳朔游玩清单。阳朔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说起桂林山水大家都会想到阳朔,这里几乎涵盖了桂林山水的精华,走到哪儿都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今天要讲的是阳朔新晋网红打卡胜地——如意峰索道景区!阳朔有很多值得游玩的地方,但论起探索高空秘境,俯瞰桂林喀斯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不断提升旅游品质,在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体旅融合方面真抓实干,积极推动全县旅游从单一的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实现了“旅游目的地”向“旅居目的地”的转型升级,塑造出“画里山水,栖居阳朔”世界一流旅居目的地的崭新形象。走进
影响我市的强降雨天气过程还在持续,根据最新天气预报显示,雨水短时间内不会停歇,预计会一直下到22日才会有所减弱。漓江市区段水位超警0.7米是今年以来最高水位根据桂林市地面气象自动站网监测,18日8时至19日8时,我市有8个站降雨量达到250。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当年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正是在今天诞生,此后徐霞客游遍中国,为全国多地留下了文化旅游的瑰宝,桂林山水就是徐霞客美好旅程的重要一站。↑百里漓江百里画。廖万林 摄300多年前,徐霞客游历桂林山水时。
【震撼】漓江上这一幕实在太美!(多图) 来源: 桂视网 2021-07-01 08:58:11 我来说说阅读 次中华崛起迎盛世,巨龙腾飞颂党恩。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力营造奋进新征程的浓厚氛围,6月28日晚,由阳朔县遇龙河景
如果说闻名遐迩的漓江是桂林最亮丽的名片那平乐就是这张名片上最清新奇丽的一方位于漓江下游的平乐古称昭州三国时建县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平乐青山奇特广西狮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茂盛,流水潺潺宛如仙境是休闲养生的好去处平乐绿水秀美宽阔桂江雄浑似